首页 >  长沙考研班 >  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一位24岁研究生饱满明亮的成长史优秀阅读...(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作者)

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一位24岁研究生饱满明亮的成长史优秀阅读...(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作者)

时间:2024-05-07 01:47:15 阅读: 作者:gong2022






原标题: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一位24岁研究生饱满明亮的成长史 | 优秀阅读史



作者 | 温斯忻

审核 | 张明坤

编辑 | 杨茜

我当像鸟飞往我的山

温斯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回顾二十多年的读书历程,真正成长的时间好像还是在步入大学以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成长路上我碰到过很多良师益友,也读过很多书。关于书和人有很多细节我可能已经忘记,但我知道这些经历给我留下的影响还在。

我读过的每一本书,就会像是种在我心间的种子,会来将来的某一天开出动人的花。感谢曾引领我读书的人,也希望未来我能让我的学生和身边的人都爱上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山和远方。

一、未破壳的小鸟,视野受限

在高三毕业之前,我其实一直感觉自己的视野被限制住了,虽然也有一些课外阅读的经历,但往往都是跟风或者指向个人兴趣,涉及的面很窄,读的层次也很浅薄。

看看自己中小学阶段所看的书,其实是以作文书或者教辅书为主的,所偏爱的是一些散文或者短篇小说集。

最喜欢的余秋雨和三毛的散文:喜欢《文化苦旅》中用语的隽秀和儒雅,也深深佩服《撒哈拉沙漠》和《我的宝贝》中三毛把生活过成诗的洒脱浪漫。

小小的年纪,不知道该怎样吸取合适的营养,总以为集中精力放在教材和学习上才是正经,没有看进去什么古今中外真正的名著和好书,所接触的也不过是些只言片语,不知道多方面涉猎,是我那个时候最大的遗憾。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培养起了对阅读的好感,虽然读的东西远没有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看的深入,但那些儿童文学和少儿读物,还是补充了我的见识,我其实很早就接触了四大名著和一些经典论著。

在小学时期我就喜欢逛书店,自己攒钱买精装版的《资治通鉴》和《菜根谭》,但对书上的文字我也只是看过,很少思考里面的奥义。对于过去看过的书,我好像只有在长大后回头去看的时候,才有获得更深的启发。

那时候读过的要不就是一些选编要不就是杂志报刊,没有人要我重视整本书的阅读,我的读书笔记也只限于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和梳理人物关系而缺乏了自己的思考。但走过弯路,才会知道应作出怎样的改变。



二、羽翼渐丰,书海初探

阅读量真正扩大的时候,其实是大学期间或者说是进入大学前的那个高三暑假。高考后时间充裕了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多读些书,在大学前的暑假我才读完《活着》《平凡的世界》。

这两本书都是从朋友那借来读的,那时候《平凡的世界》的大篇幅锻炼了我静下心来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而之后的《活着》则让我感觉到人身上的韧性和过去生活的艰难。

读余华的书让我觉得心里难受,读到后面福贵牵着同样叫福贵的老牛,对它说的话,让我一下子回想起中学时期曾经做过的阅读选篇,意识到在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相同文字那么有深意。我好像如梦初醒,认识到自己过去学习是那么的浅薄,其实读书和思考才是更好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啊。

成长好像在一夜之间,步入大学后,我才知道图书馆是什么样子,面对一书架有着各自编码的书,我才知道世界那么大。

因为学习的是文学专业,所以我的专业课很多都涉及到阅读。而最先打开我文学大门的,是写作基础课的顾老师,她不是先教我们写作的技巧,而是教我们先去读书。

在她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呼啸山庄》《百年孤独》《呼兰河传》《傲慢与偏见》《蛙》等古今经典小说,我开始知道莫言、张玮、阿来等一个个文坛新星。

大一期间,我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最爱读的是小说,《追影子的人》《小姨多鹤》和《嫌疑人x的献身》是我那时候最喜欢的作品。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么它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但我想其实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吧,我特别感谢顾老师把《呼啸山庄》推荐给我,对于一个先前阅读量那么贫瘠的人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震动是难以想象的。书里面的语言、思想都好像在重塑我的世界观,读完以后我才真正领会一本好书的魅力。

我也感谢当时一起读书的伙伴,一个人读书是沉淀自我的好时光,但当有人同你交流,才会让你对书的认识更深刻,也增添你读书的动力。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其实我根本就读不下去,反复从头开始看就是理不顺里面的人物关系和走向,是我的舍友们率先读完然后鼓励我,我才静下心来再去看这本书,这件事也让我养成了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的习惯。

大二之后,学业压力增大,我不能像大一一样那么随心所欲随便读自己喜欢的书,我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文学史去了解一些作家的作品,虽然自由度减少,但我阅读的体系却在不断完善。

除了小说、戏剧、散文,我还阅读诗词曲等,阅读范围也从现当代引申到古代文学。戏剧方面,我不仅读曹禺的作品,也看到莎士比亚的魅力,在阅读完全书的前提下去剧院看了《暴风雨》的戏剧表演,有了这种经历,我体会到文学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开始知道文本细读和读者解读的价值。

受古代文学老师的影响,我把注意力又放在了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作品,《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牡丹亭》、《桃花扇》,我在古人的世界中徜徉,吸取他们的精神营养,期间还看了一些外国的文学作品,如《欧也妮·葛朗台》《德伯家的苔丝》《罪与罚》《青鸟》和《飞鸟集》等。

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古人给我的智慧还有外国文学带给我的文化冲撞和思考,看书其实就应该打破国籍和年代,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给我们带来启示,人的视野就是这样一步步打开的。

这大概也是我渴望加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继续学习的原因,总是希望能接触一些更新更深邃的东西,来增加我对世界和教育的理解,底蕴这种东西是靠一点点的积累来形成的,我接触到的世界越大,就越知道自己很多地方还有不足,我希望能通过读书的方式来继续改造自己,让自己一直能有一颗年轻和进取的心来带领更多的学子和年轻人。

三、误打误撞,坚定方向

在进入大学以前,其实并没有想要成为一名老师,我甚至也不知道自己会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大学专业的选取带有一些乱撞的成分在的话,我的运气真的很好,起码就算是毕业以后,我也能有一个始终可以催我前进的目标等待我去达成,这个目标是关于教师的成长。

师范类的专业给我提供了很多接触教育教学的机会,我在一次课上偶然知道了“王崧舟”的名字,课后去图书馆寻找他的作品。

我从《王崧舟讲语文》找到自己未来要努力的方向。里面有王老师几十年来教学思想的汇聚,也有他的教学实录,一首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让老师教得充满诗意和张力,无论是从朗诵脚本的创造,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都充满了艺术,让我相信在那样一位老师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势必会感受到更多,未来有更丰富的体验和可能。

我渴望像他一样,把语文的美带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感受诗词背后人的思想、意志和感情,希望他们能爱上阅读和思考,让他们不再对语文产生抵触。

于是从那以后,我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目标,我开始转向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但那时所读的书以一线名师的有关作品为主。我读钱梦龙的《我和语文导读法》、管建刚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和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开始接触一些有创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我和语文导读法》让我知道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而引导他们产生质疑问难和探索的精神,会比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更重要;《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让我看到一线教师所能具有的创造性,他可以采用各种激励性和有趣的手段,让写作文不再可怕和枯燥;而《爱心与教育》则让我深深地领会到教师身上的“育人”性,学生和教师可以构建起来的和谐动人的关系。这些书像涓涓细流,让我开始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反思,让我开始看到自己和那些教育家式的老师所具有的差距。

因此我决定考研,继续深造自己,备考期间我也穿插看一些教育家的作品,有陈鹤琴的《家庭教育》、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和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其中《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的震动最大,印象最深的是雷夫和他学生的关系,记得书里他的一个同事在教一个小女生数学,当反复多次小女孩都不能理解某方面内容的时候,同事生气了,而小女孩说,如果是雷夫老师教的话,不管是一百遍两百遍,他都会教下去。这种耐心和学生对他的信任,是我多么欠缺的地方。

总觉得如果读不到这些书,我对教育的理解会很不一样,其实老师的作用,不就像一把火炬吗?它的一点火星或许就可以点燃学生对未来的热情,我希望在我真正从教的过程中,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光,让他们也能从我身上找到自己的光芒。



四、别开生面,等待薄发

读研后,我继续我的学习之旅,开学三天最先熟悉的就是学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尤其在国家图书馆,我看到的资源更加海量且新潮,还有很多我未触及的图书领域等待我去开发。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让给我看到合作性教学和综合学习的现代意义,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合作,懂得倾听学生,学会“接球”,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量体裁衣”,还要注重班级的整体效应,发挥学生的“交响”效果;还要和家长、其他教师进行合作。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虽然成书时间已经很久了,但它给我的思考也是常读常新的,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个好教师应当要把他的学生放在心上,做一个“教育家式”的教师。

而《素质教育在美国》则让我意识到我国素质教育和美国所存在的差异,即在对创造性的保护、对待学生中的“强者”和少年儿童以及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方面都存在问题。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和《鲁迅作品细读》则让我看到教师解读的深度对学生理解的助力作用,其实很多大学教授已经意识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已经有所行动了。

这个时期我还知道了教育学的两对翅膀分别是哲学和心理学,于是我也接触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的书,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等。一方面让我看到了哲学家们思想的深度和智慧,也让我知道教育应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朝着科学性方向发展。

我也在继续绘制语文教学方面的地图,我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革之道》,从清华附中邱晓云老师的教学经历中,看到资源整合和活动型教学的探索;看“翻转课堂”和“pisa”的有关书籍,努力跟进新时代新科技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我依旧看一些文学性的书,我看《霍乱时期的爱情》《茶花女》《月亮和六便士》,读汪曾祺、丰子恺和散文,也看《小王子》《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狼王梦》

,补一些小时候没看过的书,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童心,也离自己未来的学生在心理方面近一些。看《明朝那些事儿》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希望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现在看的很多书,其实还是比较杂乱的,其实也缺少一个计划性,想看的书似乎怎么也看不完,但至于未来,不必担心,相信开卷有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不怕飞不到属于我的山。





温斯忻,江西赣州人,今年24岁。现为中央民族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即将在今年9月参加导师组织的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希望能通过新教育网课的学习继续加深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并为未来从事教育事业和终身学习做更充足的准备。

明早五点 不见不散

◆ ◆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排行榜
Copyright 2020 © 长沙考研辅导班价格_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 - 长沙考研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