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沙考研班 >  ...忠诚教育耕耘不辍——专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忠诚教育实施方案)

...忠诚教育耕耘不辍——专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忠诚教育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29 05:45:05 阅读: 作者:gong2022






原标题:《西蜀园林》之魅力人物 | 忠诚教育 耕耘不辍 ——专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牟江教授



大学时代,他是“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工作后,作为四川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创办了四川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如今花甲之年,他壮心不已,筹备、创办了“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作为院长的他,60岁,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再起步。

“老师,您创造了四川大学景观专业的辉煌!”这是学生毕业时,谢师宴上对他说的一席话。而他说:“近40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欣慰的,是自己一手创办的‘景观建筑专业’,很成功!而让我骄傲的,则是我的学生——学生就是我的骄傲!”



在四川美术学院期间

当年,父亲一句“不要从政”,影响了他一辈子。曾经所在大学,将他作为重点干部培养对象。从学生会主席,到学院团支部书记,差不多的青年时光都在从事行政组织工作,但他的心里却始终惦念着“搞设计,搞专业教育”。

“我从没有离开过高校,但我也没有离开过社会,我把在社会中的专业实践,成功运用到了高校教育中。相比绘画,我更喜欢艺术设计专业,近40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艺术思维与工科思维的融合与转变,以及运用工科思维成功建立了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作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这也许,就是对他近40年从事教育工作,最好的“注解”。



青年时代的牟江



牟江,60岁,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教授,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设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风景园林教育专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建筑装饰及环境艺术设计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建筑师学会景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评审委员,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

从教近40年,仅研究生就培养了近200人。从事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建立,从筹备、申办,到成功后的不断完善和全身心投入专业教育工作实践,如今的四川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已成为业内知名专业。从“四川美术学院”到“四川大学”,牟江,从艺术的殿堂,到走进风景园林的世界,他是如何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教书育人,传授莘莘学子。他又是如何在风景园林的大舞台上,舒展自己的情怀与抱负。

一个甲子的人生路上,且看牟江的抉择、执著、信念与收获……





为自己而学

“父亲是一名报社编辑,母亲在医院工作。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我们的谈话,从牟江的童年回忆开始。

“父亲常说,为人要正,要多学习、多读书。”牟江说:“父亲不提倡去当官,不希望我从政。他说:尽量不要走政治的道路。”如今,牟江回忆起这些,言语轻松,微笑清浅,而他对父亲的深意,其实一直铭记于心,并在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指引着方向。



学生时代的画作

“因为父亲在报社工作,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一直要求我们,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父亲常说:以后要靠技术吃饭,你们现在要学好技术。”想起当年父亲的这些教导,牟江的眼里闪烁着爱与怀念。

“父亲是一个很爱钻研的人,做事认真而执著。当年,作为记者,父亲常外出采访。下乡,深入基层工厂,有时一去就数天。当时的条件,其实很艰苦,但他从不说苦,总是很乐观。回家时,常给我们讲述过程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很多积极向上的故事和见闻。”牟江说。





初到成都

“母亲,一个很能干的具代表性的,典型中国妇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对我宠爱有加。”作为家中独子,母亲对牟江的疼爱,可以从文革时,为了不让牟江下乡当知青,母亲先后让姐姐和妹妹下乡知青的事里,看出慈母对儿的疼爱与呵护。

“字是敲门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当年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一样,这也是牟江家“家风”的一个缩影。

“从小就练毛笔字、钢笔字。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牟江说:“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常与班里的同学相约一起,探讨学习,那怕是在文革期间学习环境很差时。”



“童年最难忘的经历,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经历,当时我很小,还亲眼见过当时的武斗……”牟江说。

曾经牟江的父亲也遭受过“批斗”。 “幸好没有被打成‘右派’,只是短暂的批斗。”牟江接着说:“因为父亲的经历和我自身的亲历,‘文革’让我对父亲曾说的‘不希望我从政’有了更直接的感触。” 而也就是这些经历,在牟江的心里发生着点滴积累、变化。

牟江出生在重庆市长寿县,籍贯是重庆市万州区,随父母工作调动,小时候生活在重庆市涪陵区。高中毕业,因为有美术特长,被商业局招入,国家干部编制,工作三年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就读艺术设计专业。”这就是牟江的求学路。

“初中,姐姐给我找了个美术老师,利用课余教我美术。当初的想法,仅仅是想着培养个特长,以后好找工作。加之我练过毛笔字,所以从中学开始,我就成为班上的宣传委员,办黑板报、搞宣传……”牟江的绘画之路,就是这样逐渐迈出。





与毕业生们在一起

“最开始学美术,很执著,随着对美术的深入,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美术。为了学素描,我几乎把我们家属区大院里的小伙伴,都画了个遍,每个小伙伴都做过我的人像‘模特’。”童年的那些时光,牟江在绘画的艺术里,自得其乐。

高中毕业,因为有绘画特长,再加之学校里搞宣传工作的经验,牟江被商业局招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1976年底,是按国家干部招收,在局里搞宣传工作,搞板报、壁报,以及一些行政秘书工作。”牟江如此说着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1977年12月9日,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十年的中国高考,恢复。





尘封了10年的高考考场,重启大门。那一年,全国有570万考生踏入高考考场,他们是从1966届到1978届,总共13届的学生。那一年的高考,让深陷过黑暗,身处茫然的一代人,迎来了希望的晨光。

那一年,牟江20岁,已经工作一年的他,也曾想投身这高考的“人潮”。

“1977年,因为喜爱绘画,我想报考当时的‘川美’。当年报考川美的人,人山人海,仅排队报名就要一两天时间!”牟江说。

而在牟江的求学路上,他的姐姐,又一次 助了他。





“姐姐 我找来了当时正在她们单位的,川美工作组里的老师,让他 忙看看我的画,能不能考上……”牟江回忆:“川美77级里,可谓藏龙卧虎,如今蜚声海内外的,如罗中立、何多苓等,当年就在这高考的人潮中。”

在看过牟江的作品后,老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你已工作,不是受照顾的知青,再加之今年强手太多,所以今年就不要报考了!”

没有报考大学的牟江,心里一直隐忍着。



“1978年,因为工作原因,我随局里工作队下乡垫江,深入农村三个月。因而错过了报考川美。1979年,原本我就没有放弃念头,再加上受已经于1977年考上川美的好朋友影响,决定报考‘四川美术学院’。”牟江说。

“报名时要通过单位批准,单位虽不情愿,但还是盖章同意了。而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再一次找单位签字、办手续时,单位领导惊异地说:考起了?!早晓得,就不答应你去考哦……”说到这里,牟江哈哈大笑,这笑声里,有当年考上大学,金榜题名的欣喜,也有少年得志的兴奋与自豪。





“考上大学,生活就此发生了改变,命运也随之改变!”牟江说。

“大学四年,工作了的人,因其经历了社会后再踏入大学,他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的,与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学生,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在为自己而学,我们是自己想学,想去接触更多,了解更多,学习更多,是主动的!”牟江。

回想当年,牟江感叹:“当初父亲让我学好数理化,学一门技术,而后来的我却没有遵从,选择了艺术。”

丢掉的可谓是国家干部的“金饭碗”,转而“为自己而学”。4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一次,无疑是牟江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抉择。而至于成败得失,唯有用来路上的荣辱成就,去述说、去证明。

走想走的路

“后来我才发现,我喜欢的并不是纯粹的绘画,我喜欢的其实是‘设计’。”牟江说。

“艺术设计”,这是牟江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的专业。

“我不是很喜欢当一个画家,而喜欢搞设计。当年的我,对工业产品的样式、装潢等诸如此类的设计感兴趣,通过在川美不懈的看国外原版期刊画册及相关资料,各种相关展览,那个时期的国外电影,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在工业产品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运用尤其用心关注与学习。”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牟江的内心,越来越明白,人生的方向也逐渐在清晰。

“因为我是为自己而学,所以一进大学就把自己抓得很紧。”牟江说。

“当年,我对专业的每门功课,一定要做到最好、最精,才交作业。不到自己满意,绝不交作业。”当年,无论是素描、色彩还是专业设计的各种作业,牟江都要尽量画到最好,他自豪地说:“我的成绩基本没下过90分。”

因为用心所以优异,因为优异所以被关注。



当年牟江的老师评价他:“老实而正直。”也因为此,牟江被系上的书记看中,作为“苗子”,成为了被培养对象。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四川美术学院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牟江说:“当时,因为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再加上学艺术的青年人的逆反心理,大多数学生,对政治都心有疑虑……”而牟江,原本有父亲“不从政”的叮嘱,此时,却不经意间,踏入了“政途”。



“大三,我又被推选为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此后整日忙于学生会的各项事务和活动。”牟江自豪地说:“我那届学生会,可以说是当年川美学生会搞得最好的一届。活动非常多,如当年我参与筹备的‘重庆大学生校园之春’,当时由重庆各大高校联合举办,包括各种文艺活动、竞赛、比赛……在我带领下,学校收获多个奖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我还成立了‘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广播站’……”

箐箐校园里的哪些美好时光,如今在牟江的回忆里,美好与怀念,写满了脸庞,眼神仍沉浸当年……





“学生会主席”,这个在当下的大学里,仍然是非常人能胜任,非有一番能耐而无法把控,又能在大学生涯里为自己提供丰富养分和良好锻炼机会的,令人羡慕的“身份”。牟江于此,收获良多。

“大三、大四这两年学生会主席,对我锻炼很大。不论是组织能力,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策划能力,都让我得到很大锻炼,有很大的提高。”牟江接着说:“当年,就连吃饭时,在食堂,我都在召集各学生会干部,开会商议,安排部署工作。一个项目、一件事,从做这件事有何意义开始,然后是怎么做,程序如何安排,如何能做成功,其实学生会主席就是干这个。”

“学生会主席这两年所积累的,对我日后,前往四川大学创办专业,打下了基础。”牟江感慨。



“四川美术学院”,当年坐落于重庆长江边上的黄桷坪。

“大学四年,最让我欣慰的就是,自己过的很充实,这四年没有浪费。每天都抓得很紧,周末都要外出写生。”那时,黄桷坪的长江两岸、江边上,留下许许多多,牟江和同学们背着画板的身影。

“在‘川美’的四年时间,我系统的了解了美术和艺术设计,真正了解到艺术的内涵,掌握了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和体系,逐渐形成了艺术设计的思维模式。”而受制于当时的教育体制,没能更好的再深造,这成为牟江至今的遗憾。

在同学眼里,牟江“正直、踏实、耿直、有眼光。”

牟江说:“这眼光,不是为了画而画,这眼光,是能看见社会上的一些东西,能看得更深、更远。”

而说到老师对自己的印象,牟江说:“有两种,一种认为我这个学生,能力强而喜欢。另一种,则相反,觉得我善于搞政治。因为老师们经历了文革,所以不喜于此。”

“其实不是我想搞政治,而是组织上将我推向了政治高度。”牟江略显无奈地说。

1983年,牟江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留校,很快被安排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团委书记,两年后,就被评为讲师。牟江说:“领导看重我,因为我自身的勤奋和工作的努力。”而其实,早在大四时,牟江就已经被明确“留校”。

77级、78级、79级的中国大学生,被认为是人才聚集和爆发的阶段。经过十年动乱,国家急需各方面人才,对人才十分重视。因为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包分配,而当时留校的大学生,都是表现最好、最为优秀的学生。

“我的成绩最好的,又是学生会主席,共产党员,我还没毕业,就已经明确了让我留下来担任学校团委书记一职……”曾经的牟江,心里其实早在大三时,就梦想着前往上海、青岛等城市,到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而现实并没给他选择的机会。



接下来,在四川美术学院的6年时间,牟江担任团委书记3年,又被选送到国家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深造,后欲安排牟江到宣传部,担任负责人,“但我没同意。”牟江说。

“可能还是受父亲‘不从政’的影响,也或许是我想搞自己所学专业的原因。”这之后的牟江得以放下行政工作,更多时间站在了讲台上。

1987年随着夫人因公调往成都,牟江的事业出现了转机。

“夫人喜欢成都,她想让我到成都工作,而‘川美’不放我走,我为此还找了院长和书记……”作为学院重点培养的干部对象,牟江处在焦灼的焦点上,进退维谷。

1988年,在牟江的多次请辞下,“川美”不得不放走牟江。多年后的今天,牟江说:“也许是年轻气盛,现在想想,如果当年留在‘川美’,也许人生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而现在看来,当年牟江从四川美术学院的毅然决然,到今天事业的成就,以及人生至今的收获,如果没有心中对设计工作的向往,如果没有年轻人追求事业的勇气,如果没有夫人的期望,牟江的未来,前路未知……

走想走的路,牟江的人生又再次,改天换日。



成心中事业

1989年2月,牟江来到成都科技大学(后来的四川大学)。

“担任‘建筑装饰专业’老师。教美术、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等课程,7—8年。”回忆这几年,牟江说:“从原来在川美时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到那时完全从事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心里舒服了很多。面对一个新的专业领域,面对学生,面对社会的发展,终于开始专心搞自己的专业了,总算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

来到四川大学的牟江,从“室内设计专业”的筹备,到创办“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直至建立“四川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点”,从教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助理、教师委员会主任,从讲师、副教授、教授直至学科带头人,牟江把自己30年的年华,倾注在了三尺讲台,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中。

我问:“川大这30年,最难忘的事,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当年,从2001年教育部允许申请新专业开始,我发现当时‘景观行业’已逐步形成,并渐为社会所重视。我遂及在2001年下半年,筹备、申报‘景观与室内设计专业’,但教育部并没有批。而后又有很多大学陆续申报类似的‘景观’专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2003年,教育部正式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纳入专业名称。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当年,四川大学‘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从准备申报材料、教学计划、专业论证材料,到校一级的申报新专业,直至通过申报后的专业具体筹备,都是我一手一脚,亲力亲为,当时的学院领导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那时我是‘建筑装饰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有十来个老师,专业的成功申办,对整个教研室意义可谓‘巨大’,那时室内设计专业在全国被撤销合并到建筑学,让只为建筑学专业配套辅助的教研室老师,从此有了自己的专业学科,从此有了自己的事业方向。”牟教授如此说。

“这30年,我感受很深的就是,用工科思维来建立学科体系。”牟江言语凝重地说:“工科思维与艺术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其实从艺术思维转向工科思维,这也是我的一个转变过程,而这个转变,他并不是完全摒弃,而是两种思维的结合与贯通。工科思维,强调技术,比较严谨。艺术思维,则是训练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掌握的。一个学科体系,它需要把很多元素编辑成技术体系,然后才能传授于人。以教学为例,你需要把技术的每一个环节,程序化编译出来,如此学生才能掌握。用技术程序逐步向上、向深处延展,如此,学生才能好学而乐学。”

牟江又说:“这种思维模式,也是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过程,学风景园林及景观相关专业的学生,要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既要有工科的思维,又要有相应的艺术素质,还要具备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在实际的运用中懂得‘用美的方式做工程’,使工程做得更美。”

创办四川大学“景观建筑设计专业”,这无疑是牟教授近40年教育生涯最重要成果,也是他事业的辛勤结晶。

他说:“我在川大创办‘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最早是没有完整的可以借鉴的参考,因为当时国内景观专业,我们是第一批,与国内其它众多的知名高校,特别是建筑类高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整个学科的教育体系,最初都

是各个学校自己建立。这些年,我们也在对比不断探索和完善。但我自豪地认为,我们川大‘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结构和教育体系,较之全国各大名校,伯仲间,我们又有所长。比如,我们在毕业阶段为学生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很多院校就没有。这因为我们背靠西蜀地区幅员辽阔的风景名胜资源。”

“我以为这个教学体系,各个学校都一样,但其实是不一样的,我发现很多东西,只有我们川大‘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才能学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是您创立总结的教育体系!”多年后,一位前往另一所名校深造归来的学生,面对牟江,说出了如此感慨。而,“牟老师,您创造了四川大学景观专业的辉煌!”学生毕业时,在谢师宴上对牟江说出的心里话,我想,这无疑是对牟江最美的赞誉。



“这么多年,最让我欣慰的是,把这个专业办得很成功。”牟江说。

“这成功,得益于我把这些年社会实践、运用中,所感受到专业必须具备的,都纳入到专业建设;这成功,得益于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不断揣摩,不断为学生增加、补充新的知识点。”牟江说:“我很想让我的学生成为一个很强的人,但又害怕学业过重,让他们不堪重负。所以这些年,我们‘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一直都处在不断思考、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虽为老师,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社会,我把社会专业实践运用到了高校教育。”牟江说:“当年,初到成都,我亲自参与了很多‘装饰’项目,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就已经成为‘建筑装饰界的权威专家’。之后,我又参与了很多风景园林的相关项目。正因为我所经历的这些项目,在我与建设方等诸多方面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他们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他们的专业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怎样架构的知识体系,他们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结合这些,我才得以更好的总结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教学体系。”

“这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我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所在。”牟江恳切地说。

近40年的教育工作,牟教授承担过本科《景观规划设计》、《景园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基础》、研究生《景观设计及理论》、《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等课程教学。曾主编参与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城镇风貌专项规划”,“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规划”、“郫县安德活水公园”,“峨眉山市水体公园”,“海螺沟风景名胜区磨西旅游接待新区规划设计”,“四川稻城县城新区规划”,“四川南江县乡镇规划”等多个项目.,在全国公开出版的刊物中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对于牟教授,其实我们已是第二次采访。4年前,第一次采访牟教授,是《西蜀园林》杂志走进四川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那时的牟教授就给人和蔼的印象。与他交谈,还未开口,他的微笑已让彼此的交谈,轻松而愉快。

在同事们眼里,牟教授:面善、直爽、正派而又容易相处。

“牟教授在教学中,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并且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在上课中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牟教授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因此他的课堂实例讲解非常丰富,使学生收获很大。在对作业的评图中,牟江教授能准确的指出作业设计中的不足,让学生能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能修改设计方案,达到课程设计要求。最重要的是,牟教授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这一点,让我们青年教师收益匪浅。总之,在我们心中牟江教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教师。”这是采访后,我与和牟教授同在一个教研室工作的毛颖老师交谈,毛老师的心中感受。

而学生眼里,牟教授则“严厉而祥和”。

“严厉是因为,我给他们安排的作业很多。而祥和,则是因为我对学生们都很客气,常常是笑眯眯的,很好沟通。”

而对于自己,牟教授稍作思考后,说:“比较执著,对专业工作非常认真,责任心强。”

“我常对中青年教授讲:不要太计较报酬、待遇。在教研室,我更是以身作则,别人不想上的课,我来上。我是系里上课最多的老师,不论是门类还是课程数量。”采访中,我了解到,仅仅是研究生培养,牟教授至今就已经带出了近200名全日制和在职的研究生。并曾连续十多年,本科和研究生实际教学工作,每年都超过600学时。这些“数字”,不仅是川大最多的教授之一,在其它大学,这也非常少见。

“这几十年,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培养了很多学生,而我的学生们正在社会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这几十年,最让我骄傲的,最让我欣慰的,都是我的学生。学生就是我的骄傲!”

“我感觉我这一路走来,很充实,干着自己想做的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之做好。我认为这就是幸福。”

2016年6月,牟教授入选“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这一在四川仅有两人入选的殊荣,对于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科建设,付出30多年辛勤耕耘的牟教授,可谓是最好的“评价”,也是对他人生最好的“注解”。

近些年,作为业内重要的专家,牟教授常常参与一些项目的评审工作,对时下城镇及乡村建设的热点,他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川西林盘值得挖掘,值得总结。而如何在保持林盘生态格局的前提下,处理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转型,这非常重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应系统的从战略层面、区域层面上进行生态评估和生态规划,其森林公园的建设难点应该在如何处理好经济果林与农家乐的转型和迁出。我认为,除少数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果林外,绝大部分山体都应进行生态及植被修复,封山育林……”牟江。

2018年下半年,牟教授从川大退休。而“ 助成都文旅学院成立‘建筑类专业’”,作为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接下来的牟教授,“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从头越”,他又将描绘怎样一番风景?

牟江,耕耘不辍,壮心不已,在他的心中,在他选择的路上,在他所热爱的事业里,新天地、新篇章,继往开来,又一幅崭新的画卷,正在打开。

牟江:人生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还是在高校,还是从事教育事业,我将再起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排行榜
Copyright 2020 © 长沙考研辅导班价格_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 - 长沙考研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