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沙考研班 >  知识点鸭丨洞穴比喻——柏拉图惦记着走不出去的囚徒丨哲学考研(鸭跖草百度百科)

知识点鸭丨洞穴比喻——柏拉图惦记着走不出去的囚徒丨哲学考研(鸭跖草百度百科)

时间:2024-04-25 19:48:42 阅读: 作者:gong2022




/洞穴比喻/
导言
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建构了一个经典的现象与本质的二元论形而上学体系,这一体系早期主要由他的三大比喻(洞喻、日喻、线喻)来描绘,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其中的洞穴比喻。
part.1?原典寻踪
《国家篇》(又译《理想国》)第七卷中的“洞穴比喻”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为背景,讨论了何为真正的存在(理念),呼应着灵魂转向真理的认识论问题。

在《国家篇》第七卷开篇,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向格劳孔细致地描述了洞穴内的景象:首先,洞穴内有一些囚徒只是看着洞壁的投影,他们终身都无法活动,“想象人们在岩洞一般的地下住宅中,漫长的入口面对阳光,有整个洞穴那么宽,这些人从小就在这里,腿上和脖子上都绑着锁链,以至于他们始终呆在一个地方,只能看到身前的东西[影像]。”其次,另有一些人是囚徒的看管者,他们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远离他们的身后燃

烧着一团火光,在这团火和这些被绑的人们之间有一条通往上方的路,想象,沿着这条路有一堵矮墙。”“想象,沿着这堵矮墙,有一批人正搬运各式各样的道具,它们都高出这堵墙,包括一些人的雕像和其他用石头或木头雕刻制成的动物,以及各种人工产品。”再次,苏格拉底开始假设洞穴内一部分囚徒脱离了锁链的束缚后的情形,“当某人被松了绑,被迫突然站立起来,扭过脖子,开始行走,并且抬眼看到了光源。他很痛苦地做着这一切,而且由于光线耀眼,他不能认清那些他从前只是见过其影像的东西。”接下来继续想象,某个人被人强行拖出了洞口,这个从洞内到洞外便是由黑暗转入光明的过程,最终,“经过坎坷、陡峭的道路,[洞外拉他的人]一直不松手,直到把他拉出了黑暗,见到了太阳的光辉。”

起初由于耀眼的光线,这个人什么都看不见,但随后他墁慢适应了,看到洞穴外的景象与洞内完全不同。在洞外的世界中,这些自由活动的囚徒看到了真实世界中事物的各种倒影,“刚开始,他最容易看清的是黑影,接着是人和其他东西在水面上的倒影,然后是事物本身。”接着他又看到了太阳本身,视觉也逐渐适应了太阳强烈的光线,看到了事物自身的样子,“最终,我认为他能面对太阳,并非是它在水面上或其他平面上的形象,而是它在它自己领域中的本体,他能看清它,并且能够观察它是什么样的物体。”最终,这个人发现造成洞穴外一切可见事物的根本原因就是太阳,而洞内的事物也与洞外的太阳有关系,“是这一物体给了世界四季和年岁,是它管理着可见世界中的一切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他们从前看到的那些东西[洞穴内的影像和火光]的起源。”总之,洞外的世界和太阳是肉眼可感的存在,同时它又是最真实的存在,关于这一真实存在的认识则必须从感觉转向思维。

(洞穴比喻所描述的场景)
随着囚徒走出洞穴,他们的灵魂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向”,即从较低层次的认识阶段、心灵状态转向更高的层次。苏格拉底告诉格劳孔,那些心灵(灵魂)率先觉醒、从洞内攀升到洞外的囚徒是最擅长自我教育的人(即哲学家),他们能够将灵魂的视野转向现象背后的本质,进入真正的存在领域,也就是“把向上攀登和对上面一切事物的观察看作是灵魂向思维领域的上进过程”。然而灵魂转向的过程困难重重,充满不确定性,“这是否和真理相符,恐怕只有天神知道。不过,依我看,这一切似乎就是如此,在可被认识的领域里,美好的东西这一理念最后才被人看到,而且这一过程又非常艰难。”同时灵魂要实现转向至少需要学习三门知识:算数、几何学和天文学。学习这些知识是必要的,“这一学习[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永远存在的本质,而不是为了认识属于生成和灭亡的东西。”同时,这类学问的学习不得凭借感觉器官,必须运用理性的辩证法,因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统一起来,“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它[指天文学]逼迫灵魂向上看,把灵魂从这里[指感官世界]引向那里[指理念世界]。”“这一切[指天体的运动秩序]只能靠理性和思想来领会,不能靠视觉[代指感官的感性认识]。”并且,“当某人试图借助辩证法靠语言和思想而不靠任何感官知识追求每一事物的本性,坚持不懈,直到他借助理性抓住了美好的东西本身[即理念],到达可知世界的终点,就如同那人当时到达了可见世界的终点。”总之,灵魂只有“向上”(运用理性)看,而非“向下”(运用感觉)看,最终才能获取关于存在的真理。

“洞穴比喻”还关联并寓意着柏拉图的国家政治学说。在探讨洞穴内外的境况之后,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转向了对哲学王的讨论。苏格拉底告诉格劳孔,哲学家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从统治的角度寓意理想的国家),但是出于拯救同胞的义务,他们还是选择到黑暗的洞穴之内,带领大家建设更好的政治生活环境。“作为城邦的创建人,我说,我们的最大任务就是逼迫那些具有最优秀本性的人[即哲学家]走向我们在前面说的那种学习,看到那美好的东西,登上那一高地[上升到理想中],当他们上了那处,得到了充分的观察,我们不可让他们做我们目前让他们做的事。”“显然,这些并不热恋于统治的人必须走上统治岗位。”再者,“洞穴比喻”也寓言了哲学家的困境:走出洞穴的那个人几番下降回洞穴,试图解救囚徒同胞,但是同胞却将他视为“叛徒”和敌人,“对于一个试图替他们松绑、把他们领到上面的人,如果他们能够把他抓到手、把他处死,他们不会把他处死吗?肯定会,他说。”换言之,洞穴之下的囚徒出于对未知事物和存在的恐惧,不接受同胞所描绘的真实世界,选择将他排除在集体之外并且讽刺道,“有关他,他们会说,他走到上面弄瞎了眼睛后,现在又回来了,试图往上走一点也不值得。”这一困境隐喻着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心中正是因不被雅典人理解而处死的。

part.2?概念拓义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近代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洞穴假象”存在对比空间。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洞穴意味着政治生活,洞外则指向哲学生活,洞穴比喻传递了柏拉图关于真实存在和普遍真理的形而上学构想;培根在《新工具》中化用的“洞穴”喻相则意味着个体理解力的限度,它包括权威、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更偏向表达主体性的立场和特殊个体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

“洞穴比喻”与现代科学哲学家普特南的“缸中之脑”传递了类似的观点,可资一谈。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之中提出了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设定一个大脑存活在一个能持续提供营养的容器中,大脑的神经末梢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向大脑输送指令,大脑就会产生各种意识状态(就像我们普通人的意识状态一样),那么问题在于这个大脑能意识到自己是缸中之脑吗,换句话说,能否意识到自己其实就在缸中?洞穴比喻中的囚徒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即他能否意识到自己是个囚徒?《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等当代电影艺术作品中也化用了“洞穴比喻”和“缸中之脑”的困境,提出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区别,以及个体如何拯救自身与同胞的问题。
part.3?考情解析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哲学的中频考点,考察频率2颗星★★。

该知识点的考察题型明确而单一,主要为名词解释和简答。例如:华东师大2023年哲学综合科目、同济大学2023年哲学综合科目、东南大学2022年外哲部分等考察了“洞穴比喻”。该知识点也可能与日喻和线喻结合起来,偶尔会采取论述的考察形式。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外哲科目考察了“日喻、洞喻、线喻”。

在考场作答时,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框架(名词解释、简答适用):首先,结合《国家篇》中有关“洞穴比喻”的经典文本,描述“洞穴”内部和外部的基本场景;其次,说明囚徒走出洞穴的“灵魂转向”含义,并且对洞穴比喻所蕴含政治隐喻加以阐释;最后,结合柏拉图的理念论、线喻和日喻思想进行总结,评析洞喻的哲学史地位,根据分值适当拓展,例举与之相关的当代意义。


标签:
排行榜
Copyright 2020 © 长沙考研辅导班价格_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 - 长沙考研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08